两只小手文学>玄幻小说>大周秘史 > 暗暗潮汹涌(上)
    刘师爷先瞟了一眼张之平,见他并无开口之意,才谨慎答道:“小的曾听说过一些市井传闻。听说此人年少成名,乃制药圣手,在民间名头极大,但脾气古怪至极,不愿与达官贵人打交道,所以官府中人知道他的不多。”

    陈悉致殷切问道:“师爷可知此人什么模样?”刘师爷为难道:“大人容禀,小人也是偶尔听人说过几件他救人的逸事,确实不曾亲眼见过他的尊容。只听说他脾气怪异,高兴起来随意施药,若不乐意,奉上千金也不屑一顾,倒没听人提过他的长相。”

    陈悉致显得很失望,摩挲着书桌上的紫檀木镇纸不语。这时张之平开了口,竟操着一口纯正的临阳官话:“大人,以小人之见,咱们倒也不必大张旗鼓。”

    “近日雪灾,本城不少百姓房屋损毁。明日腊月二十,乃是官府原定的启印之日,之前我们仓促启印,不曾细细排查受灾百姓。不如明日开始号令城内九坊三十六社主事官员,在各自辖区内挨家入户,登记房屋受损情况,清点本城百姓籍帐,以便官府及时扶危济困。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不必再说,陈悉致早已心领神会,不由眼前一亮,击掌笑道:“之平好计谋!如此清点排查,乃是赈灾之举,谁都得赞一声本官爱民如子。”

    张之平面上丝毫不见自得之色:“大人明察,九坊三十六社主事之人今日必得当面细细嘱咐,为百姓安全计,如入户排查,发现外地籍帐或无籍帐在身者,需在两日内及时造册上报。余下的便是我们的事情。既然此人被称为药王,定有过人之处,细细甄别,总能有所收获!”

    陈悉致起身抚掌而笑:“刘师爷,你可听到了?就依之平的法子办。事不宜迟,你速速去通知主事官员听令。”

    刘师爷应声站起来,向陈悉致及张之平二人分别施礼后,便退下传令去了。

    他离开后,陈悉致对张之平更显亲热,甚而不再自称“本官”:“之平出的好法子,解了我燃眉之急!”

    张之平却更显谦卑:“为您分忧,乃小人本份。皇后是大人您在朝廷最大的靠山,她的懿旨便如圣旨,片刻不容耽搁的。”

    陈悉致点头,却叹息一声,望着书房窗前的那盆水仙不语。

    那正在盛放的水仙枝叶青如翡翠、花朵润如白玉,养在一只玲珑精致的绯色玛瑙盆里,搁在一张八仙如意纹小案几上,盆里的一汪清水中,十几粒圆润鲜艳的玛瑙珠儿随意堆在水底充作鹅卵石,牢牢固定住花球的鳞茎。

    水仙在南方算是寻常,在边塞却是极稀罕的物事,知州府的花匠费了不知多少心血,才养得它在整个正月花开不败。相较于它,盆底那些养花的玛瑙倒是寻常俗物了。

    陈悉致仿佛看入了迷,半晌才对张之平道:“我省得。只是这几年我们做的隐秘事,谢皇后并不知情,如果有朝一日她听到风声,转而怪罪下来,我们未必担当得起。”他看着张之平,脸上竟有些迷茫之色,“近来我常常突然心惊肉跳,竟至夜不能寐,似有不祥之感。”

    张之平神色不动,温言道:“大人,您想得太多了。这是近来您放弃休沐忙于赈灾,身子太过操劳的缘故,如此而已。”

    陈悉致怅惘地摇了摇头。听了心腹手下的安慰,他心中的重重忧虑并未散去,却又不便再说。说多了也是无益,这条路既然已经走了,就再也无法回头。

    张之平见他不语,情知自己的安慰之言并未取得效果,心下一转便开口道:“小人还未曾来得及恭喜大人。听闻陛下褒奖大人赈灾得力的圣旨已经到了吉郡府,怕是天使几日之内就将驾临翼州。大人此番立下大功,陛下必有封赏。知府大人年前宴饮之时已经透露,他再过一年就要乞骸骨。届时大人凭借此番功绩,入主太昌府,乃是水到渠成的一桩美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