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只小手文学>科幻小说>穿成福运小娘子 > 第407章 学会了
    这些报名想做投递员的人年龄不等,大的有二十几、小三十的岁,最小的十四岁,再小就不收了。

    超过三十岁也不收,年龄大了,拖家带口的心思重,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不上十几岁的半大小子。

    年龄小记性倒是好,但体力跟不上。每天走街串巷的,小孩子的安全也是个问题。

    之所以把年龄限定在十四岁,是因为古代的十四岁男孩,已经能算家里的劳力,能出来做事了。

    给这些人做培训的,是投递行的临时伙计。准确的说,是卓家的小厮。是袁冬初在通州的人力资源培训中的一员,名叫二笙。

    名之为第一阶段培训,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。

    就是带着这些人,把小纸片上的百多个字朗读几遍。教他们怎样通过每行字前的提示符号,联想到这行字的内容,能让他们自行复习。

    不多几行字,内容也很简单,便是庆州当地的街道巷子名称,还有几个常见的人名。

    虽然讲述内容简单,但架不住这是临时召集起来的乌合之众。不但人多,还没一点儿纪律性。

    这是诚运第一次做这种大规模的培训,讲解员的二笙年纪也不大,才十七岁。

    为了控制场面,在场的除了二笙,还有孙掌柜和两个三十多岁的管事。他们三人坐在靠墙的三张椅子上,给二笙撑场面。

    大堂西面的那个隔间,和讲台分列大堂两头。隔间里坐着袁冬初和卓静兰,还有两人的丫鬟。

    隔间的隔断有比较细密的镂空,不靠近的话,外面基本看不清里面,但位于里面的袁冬初几人却能看见外面的情形。

    二笙年纪虽轻,但做事很牢靠,学东西也很扎实,所以让他出来锻炼锻炼。

    二笙很严肃的站在一块黑板前,先讲了课堂纪律,把下面的窃窃私语声音压下去。之后才拿起一张名单,开始挨个儿点名。

    四十几个学员都席地而坐,坐具都是自备。有坐草编蒲团的,有拿块木板子凑合的。听到喊自己名字,答应的都是“有”。

    这地方的应声习惯,无关大局的细节,袁冬初也没特意改动,当时教孙掌柜等人就是这样。